攀枝花床垫销售组

曹凌云:走读大港头(“走读瓯江”之十八)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走读瓯江》之十八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用两年的时间走读了瓯江干流和瓯江支流小溪、松阴溪、好溪、戍浦江、菇溪、西溪、乌牛溪等。作家一路行走,一路访问,一路学习,一路记录,充满激情。当前,作家已把他的走读笔记整理出来,计32万字,即将出版。、著名作家王蒙题写书名。


系列回顾(点击可阅读):


《走读百山祖》 | 《走读大济》

《寻访瓯江源》 《走读大窑》

《走读金村》 | 《古村下樟》

《古村石浦》 | 《仙宫湖的雾霭》

《渡蛟村忆旧》 | 《梅源梯田》

《遂昌金矿》 《汤显祖在遂昌》

《走读石仓》 | 《走读界首》

《松阳老街》 |  《走读玉溪》

《走过堰头》


今天,我们推出《走读瓯江》之十八——



走读大港头


                             文、摄/曹凌云


寒冬时节的莲都大港头,游客并不多,鸟雀总是一群群地掠过天空;溪水说不上丰腴,江面却平如明镜,早晚还会蒸腾丝丝缕缕的雾气;见不到红花绿草的点缀,而润泽的江岸养得住植物,一丛丛水竹,还是青翠,芦苇的叶已经枯黄,芦花却不败落;大港头的江岸展现了清冷的曲线,码头上等待渡船的村民,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大港头的江面平如明镜


还是由当地文化人樊寿康先生引领,我开始走读大港头。樊先生把我带到了大港头村的通坪码头,眼前是瓯江干流龙泉溪与支流松荫溪的汇合处,两港交流,江面大开,成为大港,瓯江流域从这里开始称为大溪,也是瓯江中游的开头。码头对岸尽是茫茫芦苇,千年古镇保定被芦苇遮挡,露出几处屋顶。通济古道也在对岸,浙闽官员和商人进京的官路。顺着溪流遥望,层层远山,淡得比寒冬里的晨雾还要虚无缥缈。风日晴和的午后,这美好的江南冬景,怪不得有人感叹,江南是中国最秀丽的闺房。



瓯江干流龙泉溪与支流松荫溪的汇合处,两港交流,江面大开,成为大港


樊寿康先生是研究历史的,显然没有我那么容易触景生情。他说:大港头是浙西南一个重要的港口,历史上就是古水运埠头。、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主要原因是通济古道在附近分成北道和南道。北道经松阳、遂昌、龙游至衢州;南道经云和、龙泉、庆元至福建,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福建去,走的就是南道。大港头和保定史称“六邑要津”。



对岸尽是茫茫芦苇,千年古镇保定被芦苇树木遮挡


大港头的水运条件得天独厚,龙泉溪、松荫溪两溪汇合,木船长途货运上通云和、龙泉、松阳,下达青田、永嘉、乐清等地,从南北朝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这里都是瓯江航运最为重要的中转码头之一。特别在抗日战争那几年,大港头至玉溪村的溪流两岸,一两公里,停泊的木船有一千多只,帆船、货轮船、客船、渔舟,还不包括竹木排。大港头与周边村落的船民也多。据樊寿康调查,民国时期,仅保定村就有船民20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一小半,他们的船只大都停靠在大港头岸边,属于大港头船帮。大港头船帮共有人数多少?具体数字不详,在瓯江流域很有影响。


樊寿康说,据一些船民介绍,清乾隆年间,一些福建人迁居到浙江,居无定所,在瓯江上以撑船为生,载客载货,也有捕鱼。他们的子孙船里生船里长,也成了船民,在船上水里生活了一辈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船民先后参加了合作社。1962年,政府将他们下放到大港头村和附近的玉溪、均溪、北埠等村定居,与当地的船民混居在一起。他们定居后有了田地耕种,但仍然兼做水运和捕鱼。


这些从福建迁来的船民,也带来了妈祖文化,建造了妈祖庙(俗称天妃宫)。每次远航,船民就到妈祖庙里虔诚地祭拜。不过,当地的船民大多信奉龙王、关王,出船前也要举行祭拜仪式,叫船祭(撑木排的叫排祭、撑竹筏的叫筏祭),他们在船上升挂龙王旗、关王旗,杀鸡、买猪头、做豆腐,以“三牲”谢“双王”。船民趁机可以享用丰盛的酒肉,补充体力和精力,踏上征途。船行途中,夜宿江边,夜里有人值班“打更”,负责叫醒船民起来舀水,旧船会渗水,隔几个时辰就要舀水一次,如果舀水不及时,旧船渗水过多,就有沉船的危险。


樊寿康说,丽水山区土特产丰富,通过瓯江航运运往温州城或在温州集中转海运的货物,以树木、竹子、柴炭、粮食、茶叶、药材、水果等为大宗。据温州有关材料记载,清光绪六年(1880年),丽水山区仅毛棕(棕榈的一种,棕衣可制绳索、床垫等)就有1183担运到温州出口,价值4000多海关两(即关平银),逐年增加,到民国2年(1913年),达4323担。清光绪六年,牛皮开始列入温州海关统计,那年由丽水运到温州出口的仅29担,到民国5年(1916年 ),就多达2353担(包括泰顺),价值37000余海关两。丽水在出口的土特产中,茶叶量名列第一。


据樊寿康调查,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许多地方水陆交通中断,而温州港仍然开通,船只可以航行到上海、宁波、福州等地,与温州港密切关联的瓯江水运更加繁忙了。“八一三事变”后,日本海军对我国沿海、包括温州港实行封锁,严格禁止中国籍船舶行驶。但是,许多外国的商船,尚可继续航行温州港。民国27年,行驶温州港的外籍轮船共达80余艘。进口的洋货主要有白糖、石蜡、颜料、皮革、煤油、柴油、橡皮、金属及其相关制品等,也有不少国货:棉纱、布匹、针制品、卷烟、药品等。这些物品运抵温州后,大部分通过瓯江运输,。


其运输的线路是:从温州以木帆船运至丽水,再从丽水经公路运至金华衔接浙赣铁路。民国31年(1942年),日本侵略军占据金华后,浙赣铁路被切断,温州—丽水—龙泉的水运航线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通道。《民国32年第二季度温州贸易报告》称,“沿瓯江上溯至丽水、龙泉,以后沿公路经福建浦城、建瓯至广东曲江,再沿粤汉铁路至湖南的衡阳、长沙”。可见,。


由于具有水水转运、水陆转运的优越条件,丽水城关镇大水门成为浙南商品流通的重要中转商埠。四川、广西、江西、福建等省大批客商纷至沓来,进行贸易活动。大水门和大港头溪滩上,待运商品堆积如山,木船运输盛极一时。,,创办了浙江铁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也都是由木船运往抗日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大港头仍然是热闹的商埠,进口货物主要是食盐、水产、南货、工业品等。大港头的繁荣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上面说到的木船绝大多数就是常说的“舴艋船”。


我们从江岸边的滨水走廊走过,旁边多为砖木结构的楼屋,墙基甚高,多为鹅卵石砌叠而成。我们来到了古樟码头,码头上泊有一只篷船。樊寿康说这篷船固定在这里好几年了,是开发旅游的“道具”。有时候,江里还会有升着白帆的舴艋船撑来撑去,也是“道具”,有关部门每天给船工200元。


在樊寿康的指点下,我抬眼远望,果然见到远处排着三只舴艋船,没有白帆,见桅樯细影,绝似停泊在画里,还带有远走他乡的余情。



江岸边的滨水走

瓯江上的舴艋船


古樟码头还是远近闻名的古渡口,此渡通往保定与堰头村,也往松阳、碧湖等地。


清咸丰五年(1855年),此渡口开设了夜渡,称济川夜渡。据说是当时一个开明的绅士出了钱,造渡船两只,晚上免费为过江人过渡,码头上燃灯照明夜行人。夜渡无人时,渡船就停靠在古樟码头的古樟树下,如果有人要渡,只要在古樟下高喊两声,住在附近的船工就会过来。对岸有人要过江而来,也一样喊叫两声,不出几分钟,淡云微月之下,古樟树下的渡船出发了。当地的绅士名贤,捐田租田资助两船渡费,并在古樟码头造渡夫屋两间。因此,来往行人坐渡船也是免费的。这种“文明渡”一直延续到现在,前几年改成铁船,可以兼渡汽车,本地人不收费,外地人收一点。



在古樟码头看碑文


古樟码头紧挨江滨古街,古街沿溪而建,全长800余米、宽4米、两边的房屋基本上是木头结构,双层建筑,底层为店面,上层为住宿。


樊寿康告诉我,老街形成于宋朝,晚清民国时期得到发展,。临江一面有10个窄窄的泊船小埠头,拾阶而下就是滨水走廊。古街在最热闹的时候,有造船、修船的行当,有南货、北货商店,中药铺、糕饼铺,客栈、妓院,应有尽有,当时的大港头被人们称为“小上海”。也在那个时期,江滨古街被日本飞机轰炸,街两边的房屋被全部烧光。,古街上的房子按明清风格重建。新中国成立之后,公社、供销社也建到街上来了。也有许多知名画家慕名来到大港头写生作画,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大港头一直是美术家们的创作基地。当地政府抓住时机大搞旅游开发,以坪地、堰头、保定及该区瓯江段为核心区块,取名“古堰画乡”,“古堰”基点在堰头村,而“画乡”基点在大港头村,发展定位为美术写生基地、商品油画工艺美术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中心等。现在,江滨古街已成为画乡风情街,有油画院、展览馆、画坊、工艺品店铺数十家。



江滨古街


此时,天已垂暮,但天空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深蓝中闪烁着星星。而街两旁的大红灯笼也齐刷刷地亮了,透出一圈圈毛毛的光晕。昔日的两间渡夫屋也被整修成小溪鱼馆,里面有一桌喧哗的酒客。鱼虾味美美酒醉人,江南的冬夜也是醉人的,人到这一境界,自然会洒脱起来,声音响了,得失俱忘。



昔日的两间渡夫屋被整修成小溪鱼馆


晚饭后,我们去拜访林祥彬,他是瓯江流域颇有名气的造船师傅,无论从技术还是资历,都可算是元老级别,受人敬仰。可是,眼前的林师傅70来岁,清瘦而硬朗,出乎意料的年轻,一见就知道是个淳朴的人,没有丝毫以元老的姿态示人。他与老伴在江滨古街上开了一家“瓯江船坊”,店面里摆放着各种木船的模型。



“瓯江船坊”


我们坐定后,林祥彬师傅说:我3岁时被父母卖给了造船的人当儿子,在船里长水里大,从小就会抓鱼摸虾。见到养父造船,我想,我长大了也要学会造船,否则,自己想用船不方便。后来,我就跟养父学会了撑船与造船,在大港头造船修船,有了名声,也到青田、云和下滩和水阁等地去修船造船。因为我自己是撑船的好手,所以我造船就根据自己撑船的经验,不停地对船只进行改造改良。好多人用过我造的船都说喜欢,牢固又好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造船修船之余,造了200多只木船模型,后来就在这古街上创办了“瓯江船坊”,许多模型被爱船之人买走了。大港头用于旅游的木船,基本上是我造的。我现在手头在造两只木船,一只是渡船,一只是动力船。只可惜年轻的一代不跟我学造船,我儿子都不学,他说造船修船这行业太累人,钱又赚不多,他干脆去给别人打工,开开车什么的。我也没有拿我的这手艺去申请非遗文化,去申请要花一笔钱,我舍不得。


林祥彬指着木船模型一一给我介绍,有渡船、平头船、舴艋船等。他说,瓯江曾经是舴艋船的天下,舴艋船又称小木船或麻雀船,头尾尖,舱肚大,以木桨、竹篙、风帆为推力,这种木船是瓯江流域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浅水用篙,深水用桨,顺风扬帆,上滩时船工要下水拔船或拉纤。舴艋船早期为小四舱,后发展为小五舱、大五舱。载重3吨的大五舱,总长约12米(包括前后伸出的兜筋),前三舱为装货舱,后二舱主要为船工生活用舱。船只自重约400公斤,空船吃水13厘米左右。用三段篾篷遮盖,前头的小篾篷装卸货物时可以掀开,中间的篾篷固定,后面的篾篷可前后推动。舴艋船吃水浅,转向灵,适宜多礁多湾时深时浅的溪流航行。



瓯江上的舴艋船


樊寿康说:瓯江流域出现舴艋船的历史悠久,贡献甚大,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在瓯江上坐过舴艋船,还留下许多诗篇。如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等。而南北朝时期的杰出的诗人谢灵运和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叶适,更是不知多少次地泛舟瓯江,或赶路公干或赏观山水。据说叶适还根据自身体验,把舴艋船改成硬篾船篷。从前,乘坐舴艋船的旅客大都是官绅名士和客商,后来舴艋船成为瓯江流域的主要运输工具后,百姓乘坐就很普遍了。


从“瓯江船坊”出来,告别了林祥彬夫妇,我送樊寿康先生回他的老家玉溪村。一路上我在想,瓯江船工闯荡江湖的经历和立足码头的艰辛,林祥彬说得并不多,这是为何?是他觉得所有的经历都是命运的安排,所有的艰辛已经过去就无需偿还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里面一定有许多故事被隐藏。夜已经很深了,去玉溪村的路上冷冷清清,没有一个人影,坐在我身边的樊寿康先生也已劳累,发出轻微的鼾声了。大港头的夜渡,此刻应该早已经开始了,半江里出现的船影,会发出咿呀柔橹的声音,岸边等船的路人,见渡船渐摇渐近,心里一定充满着快乐。渡船到岸,船底下响起几声微微的水浪清音,等船的路人跳上了船儿,渡船在不知不觉间调过头来了。



在大港头采访


文学|阅读|创作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