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床垫销售组

业界|2016年 这些自主品牌的日子不好过!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3月、4月新车扎堆上市,市场硝烟弥漫。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在多达39款的新车中,不乏别克新君越铃铛、领动、起亚KX5、新思域、凯迪拉克XT5这样的重磅车型,更不乏比亚迪元、吉利博越、艾瑞泽5这些耀眼的自主车型。

自主品牌2015车在市场上的抢眼表现至今让人津津乐道,而2016开年一添众多新车筹码,似乎有延续2015辉煌之势。但有专家对此泼冷水:今年自主品牌的新车不如去年力度大,销量提升难度大,而且“春天上市,马上就是夏季销量低谷,容易失败”。



17款自主新车3、4月扎堆亮相

在过去的3月,共有19款新车扎堆亮相,其中就有7款出自自主品牌。在这其中,既有“性价比新星”艾瑞泽5,也有被冠以“最美国产车”称号的吉利博越,表现抢眼。

在艾瑞泽7、艾瑞泽3销量不尽理想的情况下,艾瑞泽5承担着奇瑞所赋予的重要使命,可以说,奇瑞对于艾瑞泽5的品质是很有信心的。而5.89万-9.79万元的售价,客观来说,在同级别产品中的性价比很高。而如果要将新近上市车型的火爆程度进行排名的话,“最美国产车”吉利博越一定入前三。博越9.88万-15.78万元的价格并不让人惊讶,但是该价格所搭配的配置却很有诚意,配置上还有城市预碰撞安全系统、ACC智能自适应巡航系统、360°随动3D全景影像、全景天窗等。有评论说,博越跻身月销售3万辆俱乐部轻而易举,超越神车哈佛H6指日可待。

如果说这不算什么,那么在4月亮相的自主品牌新车则向更深度和纵度的类型铺展。4月上市的20款新车中,有10款是自主品牌,其中包括怀抱“年销量10万辆”雄心壮志高调入市的长安CS15,顶着“首款跑入5秒的小型SUV”标签的比亚迪元,冲破自主品牌天花板的广汽传祺GA8。


自主品牌今年提升销量难度大?

在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大背景下,车市也进入微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达2459.76万辆,同比增长4.68%,创全球历史新高,且已连续7年蝉联全球第一。同时,2015年我国乘用车销量还首次突破了2000万辆大关,达2114.63万辆,同比增长7.30%。

在2114.63万辆这一历史新高的背后,是SUV车型扮演着继续驱动中国车市增长“引擎”的角色。除SUV之外,以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驱动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也是拉动2015年中国车市增长的一大“功臣”。

受益于国内SUV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2015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了873.76万辆,同比增长15.3%;同时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也持续攀升至41.3%,同比提升了2.9个百分点。

多家车企的年度财报日前相继出炉,上汽、长安、北汽、广汽、比亚迪、吉利、江淮、金杯等车企2015年营业利润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比亚迪的净利润增长率高达551.28%,位居榜首。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得益于SUV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自主品牌盈利能力明显大幅提升。

对此,崔东树却认为自主品牌的这些新车不如去年力度大,销量提升难度大。他说,去年是前期的A0级SUV的持续增量,今年的新车是“红海的追赶者”,加上“春天上市,马上就是夏季销量低谷,容易失败”。

知名汽车分析师张志勇也给自主品牌泼了另一桶冷水:2016年自主品牌SUV可能面临行业洗牌。“随着自主品牌在SU V上产品越来越多,当需求释放逐步弱化后,之前较为弱势的自主品牌可能出现危机,自主品牌SUV可能会加速两极分化。”


冲击高端天花板不能盲目

稍加梳理不难发现,今年自主品牌除了继续发力SUV(如吉利博越)、新能源汽车(如比亚迪元)这两个有望实现弯道超车的领域外,也加大马达冲击自主高端天花板。

对于自主品牌玩高端靠不靠谱的问题,业内纷争甚嚣尘上。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中国汽车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应该逐步由中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切换,提升品牌形象。而汽车专家贾新光则认为,自主品牌汽车“向上走”是必由之路,但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把握好定位,中国汽车才能在市场落地生根。

但不管坊间如何议论,自主品牌对高端市场的触碰和探索一直并未停歇。

4月16日,定位为高端商务旗舰的广汽传祺GA8将正式亮相。而在4月6日举行的2016年G20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第二次协调人会议上,GA8作为会议的尊享礼宾用车,为来自35个国家的政要提供专属座驾。尚未上市,GA8就已在高端公务车市场崭露头角,显示出自主品牌走向高端化的信心。

东风首款自主高端轿车A9也于4月10日上市。据称,东风A9汇集了东风集团近50年的精益造车经验,代表了东风汽车最高造车水平,也是东风入主PSA后协同的战略结晶。

然而,一些汽车行业专家却对自主品牌频频发力高端车型的做法并不抱乐观意见,甚至有所担忧。,自主品牌发力高端车型,机会在于政府采购和单位用车,但是总量小,很难突破,加上有产品技术亮点不足的短板,因此无法体现高端车的技术先进性。他认为自主品牌的高端产品缺乏消费认知,不能盲目高端。(作者:何羽)


欢迎各位评论留言!你的支持,我们的温暖!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